找到相关内容325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喀巴大师的《菩提道次第论》

    ,修菩萨行,证大菩提果的法门。   说明下士道有四大段:一、思惟人身无常,二、思惟恶趣、皈依三宝,四、深信业果。   说明“中士道”有四大段:一、思惟谛(有生死过患),二、思惟集谛(烦恼及...香味触的享受)贪求还不能止息,恶趣的还不知怖畏,就更不能厌三界,勤求出离。所以最迫切的,也是浅易的,应当先修下士道。修下士道中,若贪着现世五欲,于后世的安乐就不能起猛利希求,于恶趣也不能生真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4342444.html
  • 五戒表解--杀戒

    生死。为众恶之源, │  │ │ 生死之本。 │  │ │二、损自德行故, 染心看者, 越□尼罪, │  │ │ 何况身犯。 │  │ │、业道重故, 若犯邪淫, 不堪入道。 │  │ │四、乱静心...│、眷属不得随意。 │  │∧│四、淫欲为因, 生死为果。 │  │犯│生死者, 包括, 即自生至死, 一│  │∨│切诸。以及死生生死, 轮回之。 │    │报│ │  ├─┼───...

    忏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143587.html
  • 如何建设人间佛教

    有几项认识:   (一)是增上缘,不是真目的   在人间是很多的,佛经说有二、四,乃至八、无量等等种类。如身体上有老病死的,心理上有贪嗔痴的,自然界有水火风灾的,家庭和...以太自我,大家能把握这个原则,自然能有好的效果。   ()若要人赞美,多付与辛   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,就要自己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。没有流汗,就不会有成果;没有成果,又怎能博得别人真正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2443760.html
  • 如何建设人间净土

    目的  在人间是很多的,佛经说有二、四,乃至八、无量等等种类。如身体上有老病死的,心理上有贪嗔痴的,自然界有水火风灾的,家庭和社会上眷属别离、怨憎相会、欺凌压迫、刀兵战乱的等...效果。  ()若要人赞美,多付与辛  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,就要自己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。没有流汗,就不会有成果;没有成果,又怎能博得别人真正的赞美呢?我国有一句成语说“实至名归”,这句话是很有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144324.html
  • 几种博大信仰的死亡观比较

    「集 谛」、「灭谛」、「道谛」。「谛」是说明人生多的真理。人生有、八、无量诸是现实宇宙中的真相。「集谛」是说明怎么来的真理。人生 的痛苦来自自身的愚痴、无明、贪嗔等烦恼的掀动,而去...」而天命、自然之道是不可违的。人人都不可逆 自然之道、人人不免一死,我们的重点应放在现世。那么如何解决中心的那份永 恒性的需求呢?就是用公民课本说的「达德」。   「达德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」儒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347897.html
  • 涅槃之研究

    乐涅槃者,叹善随喜。垸   要修证涅槃解脱,须体会到世间的无常变动剧烈,所谓——行、苦苦、变易垶,以及八——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...。世尊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告诸比丘:   有四圣谛,当勤观察。一者谛、二者集谛、者灭谛、四者道谛。若人精勤,观此四法,速离生死,到解脱处。……汝等比丘,若于此法,已究竟...

    释性仪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250193.html
  • “离得乐”的经济学分析

    也就是轮回里的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因此,不论、六、八,痛若的根源就是无常,因为轮回中没有任何人、事、物可以“永恒不变”,即“有自性”地永远存在,所谓的快乐将只是短暂呈现,变化莫测的不确定使人们产生...  “离得乐”的经济学分析  徐继达  逢甲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 【大  纲】  壹、前 言  贰、与乐的本质  参、自利利他的与乐  肆、结 语  【摘  要】  离得乐是所有众生追求...

    徐继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3951069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法印

    一切皆」为四法印)上。   法印,为原始佛教的重要教义,自古以来,印度与中国的佛教学者,对于佛法是否究竟了义的判断,都是用法印来作衡定的标准。凡是与「诸行无常」等法印相契合的,不论它是否为佛...即是除了上述法印的名称之外,另外加一「一切皆」法印。不过,一切皆,应该摄在「诸行无常」法印中;因为无常即。现在顺从传统的惯例,也对一切皆法印,略加解说。   一切皆,是说明世间一切都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0551133.html
  • 《佛心经》之六成就_心中心法之缘起

    色。”火色是什么色?当然是红色。火,有“炽盛”的意思。什么炽盛啊?五蕴炽盛。  佛法四谛——、集、灭、道。第一谛“谛”,有、八等说。八就是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...众疑阿难成佛,释迦再来,诸佛降附。唱此四字,疑顿息,故必首标。  然“六成就”中,“如是”二字,第一“信成就”也。乃是信顺之词,谓信者言“如是”,不信者言“不如是”也。若依理释,谓圣人说法,但显真如,唯...

    齐志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5751384.html
  • 阿含道性(下)

    原因,这是现实的问 题;以因推果,是可能,是想像,不见得是事 实,所以先由事实来认识人生实际的,八等,然后再追寻因,经过透澈了解之 后知道,百分之因就有百分之果,百分之九十 九...身为太子过分的享乐,而修苦行六年又过分的,由于一事无成才放弃苦行。现在所说的是极端的苦行,极端的享乐,我们会奇怪有这样的人吗?大家都是好乐恶,大家喜欢愉悦,喜欢享受。可是有些人会发现到享受也会构成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153175.html